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订人迎气口分左右牵合之失

。 《灵枢?五色篇》曰:人迎气口,大紧以浮者,其病亦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

。见释寸口。 脉口、气口,俱是寸口别名,两经常互称之,前四卷中,余已引《类经》张注以明之矣

。 又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 愚按:东垣左人迎主表,右气口主里,宗此,但分左右,又宗叔和之失,并失经旨矣。以经文未尝分左右,分左右者,皆后人牵合之误,余又何敢轻议先哲?但经文具在,请细究之,当晓余说之不妄也

。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气口微大,名曰平人。 《灵枢?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

。 引绳齐等,引,长也,伸也。此喻上下齐等,犹圬者砌墙,必挂线捉准,上下相等,不令参差之意。阅此条经文,人迎诊于头,气口诊于手,上下之义,朗如离照,何庸置喙也

。 《灵枢?四时篇》曰: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按:《素问?六节脏象论》《灵枢?经脉篇》两经俱以人迎气口,上下对待而言,并未尝分属左右者

) 。(王注云:胃脉循喉咙而入缺盆,故云。 《素问?病能篇》曰:人迎者,胃脉也

。愚谓昔人所以取人迎气口者,盖人迎为足阳明胃经,受谷气而养五脏者也。 滑伯仁曰:《难经》本义云寸口人迎,古法以挟喉两旁动脉为人迎,至晋王叔和,直以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后世宗之

。 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朝百脉而平权衡者也

) 。(随气流行,故不结动。待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灵枢?终始篇》曰: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者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

。此条经文,又和盘托出,明说上下相应,又何疑焉。 愚按:后人必取法于先圣,而后成其学,先圣是后人之所师也。王叔和《脉经》,亦集圣经以成其书也,人迎气口,轩岐明示人诊于上下,而叔和必欲牵合附会,迷惑后人,何离经叛道若是耶?以紫虚、东垣、丹溪之通达,亦主其说,明是忽视而不深究千虑之一失也

。 《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 。胃为水谷之海,故候其气,而知病处。 王注云:胃脘之阳,人迎之气也。头谓人迎,手谓气,其脉之动,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脏(脾也),右大常以候腑(胃也

。 愚按:人迎气口二脉,细究两经篇中,往往上下对待而言,并无左右之分,至晋王叔和《脉经》,悖乱经常,添出蛇足,强分左右,以人迎牵合左手关前。至后崔紫虚,不究其源,亦主其说右之分意义,敢问诸君子不遵经而反宗叔和,又何意耶?何执流而忘源?若是,经文不分,而后人强欲分之,又附会以成其谬。原叔和之意,以两手寸口三部,俱是手太阴肺一经之脉,肺主皮毛,故附于手而主表,然参仲景《伤寒论》,凡风寒伤于营卫,病在一身之表,无关于脏寸手少阴心脉,与表何涉乎?且表有三阳之表,在人迎单主阳明之表,不与太少二经之表

。 圣,圣人原示人周行平夷之道,使人易趋,反舍之而弗诊,后人必欲另辟蚕丛,别开蹊径,以为名高;独取气口左寸三分中之一分,而复侧指以取之,以手指圆稳,故必侧取。在候寸关尺,尚有轻重之分,今取人迎一分之脉,当重取之耶?抑轻取之耶?若侧指重取,是在关上,若平取,仍在寸脉;若一分之脉,轻取甚属微茫,其又向何处得其浮沉表里虚实耶?是舍正路而弗由,反驱人向羊肠鸟道中而行,每至步蹇而不得进,因而歇足者多矣,欲指迷而反失道,何困苦后人若是耶?余虽不敏,圣训煌煌,但知遵轩岐而不知妄宗诸子,知我罪我,听之后人而已

<<四诊抉微>>•林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