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外诊简摩》,诊断学著作,2卷。清代周学海(澂之)撰。刊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卷专论望形,首叙形诊总义,次叙生形(生理性形态)、病形(病理性形态)以及络脉形态等;下卷阐论望色,包括面色、目色、舌色等。书中集历代有关望诊文献,条分缕析,并旁及闻诊、问诊。其“舌质舌苔辨”、“舌苔有根无根辨”两篇医论,阐述尤为精要。现代医家任应秋曾评曰:此两篇“皆望舌中的最根本功夫”。至于伤寒、温病之舌法,虽取陶节庵、叶天士两家之说,然亦结合个人临证经验。全书由博返约,颇切实用。
四诊以望居首、以切居末者,医师临诊之次第,非法之有轻重缓急也。前人每谓切脉为末,三诊为本,及其着书立说,又详于脉而略于三者。明·李言闻着《四诊发明》,无传本。欲求四诊之全书,戛戛乎其不可得。学海初尝致力脉法,临诊略能测人血气之寒热虚实矣,四诊未全,尚多隔阂。夫望闻问有在切之先者,必待切以决其真也;有在切之后者,指下之疑又待此以决其真也。三法之与切脉,固互为主辅矣。三法之中,又望为主而闻问为辅。古人洞见五脏症结,即操此术也。《内经》言之至精且详,《难经》、《中藏经》、《脉经》、《千金方》、《翼方》所述扁鹊、华佗诸法,亦皆明切适用。自是以后,立说者不过约撮大概,诠释古义,且不能全。是编也,《内经》三诊之文全在,《难经》以下,择其切要,能补《内经》未备者收之。至于伤寒、温病之舌法,陶节庵、叶天士两家为最着,以其所言,皆其所亲见而施验也。杜青碧之《金镜录》三十六法,张诞先之《舌鉴》一百二十法,各有专书,无烦摘录焉。署曰《形色外诊简摩》,以望为三诊之本,故特详也。闻、问事少,附见末篇。将以质世之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