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滓。内芒硝。得快利。止后服。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大黄(六两去皮苦寒)芒硝(一升咸寒)甘遂(一钱苦寒)上三味以水六升
以苦荡涤。以其咸能硬。大黄谓之将军。芒硝一名硝石。夫间有遂以通水也
陷胸三物为允。甘遂若夫间之遂。其气可以直达透结
王宇泰云。低者举之。高者陷之。以平为正。故曰陷胸。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
利药之中。此驶剂也。伤寒错恶。结胸为甚。须其迅速。剂大而数少。非此不能通利
分解邪结也
曰脉浮。朱丹溪云。曰短气、躁烦。此汤不可轻用。此证经曰胃中空虚
心下痛。结胸热实。脉沉而紧。伤寒六七日。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热入。因作结胸。沉为在里。紧为里实。以心下痛。按之实硬。此不云下后。是以为结胸。病在表而下之。而云伤寒六七日。则是传里之实热也。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
事之常。事之变。张兼善云。结胸热实。热实结胸。曲尽其妙。外邪因入。此不云下后。夫下早结胸。但头汗出者。亦在常法之外。亦或其人本虚。以下之太早故也。则云伤寒六七日。此可见古人用心。以大陷胸汤主之。故自为结胸者也。然所入之因不同。经言所以成结胸者。其热实传里为结胸。乃法之关防不尽者。或曾吐下而里气弱。其证治则一理而已。且如下章以水结胸胁。故条列其证以彰其理也。此亦不因下早而结胸者何也。故仲景述其证以注方于其下也
但结胸。热结在里。无大热者。伤寒十余日。与大柴胡汤。复往来寒热者。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热结在里。未全敛结。非热结也。伤寒十余日。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与大柴胡汤下之。但结胸无大热者。是水饮结于胸胁
余处无汗。以逐其水。与大陷胸汤。若但头微汗出。停蓄而不行也。是水饮外散则愈。是水饮不得外泄
活人云。水结胸。亦主之。小半夏加茯苓汤。小柴胡去牡蛎汤
太阳病。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舌上燥而渴。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至少腹。大陷胸汤主之。重发汗而复下之。日晡所小有潮热
而邪热内结。舌上燥而渴也。重发汗而复下之。则内外重亡津液。致不大便五六日
属胃。非但在胃。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日晡潮热者。从心下至少腹。此日晡小有潮热
以下其邪。是一腹之中。与大陷胸汤。上下邪气俱甚也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结胸也。心下硬痛。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手不可近者。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
今脉浮滑。结胸脉沉紧。或寸浮关沉。知热未深结。与小陷胸汤。以除胸膈上结热也
上文云。王宇泰云。不可近者。是手按之。热微于前。然后作痛耳。此云按之则痛。此云正在心下。故云小结胸也。上文云硬满而痛。是不待按而亦痛也。则少腹不硬痛可知矣。至少腹是通一腹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