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附子汤方第八十八

去滓。日三服。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附子(二枚去皮味辛热)茯苓(三两味甘平)人参(二两味甘温)白术(四两味甘温)芍药(三两味酸平)上五味

以散寒。以补阳。辛以散之。附子之辛。甘以缓之。酸以收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

以扶阴。火欲实。芍药之酸。所以然者。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偏阴偏阳则为病

心烦。是也。口燥渴。王宇泰云。背恶寒者。阴寒气盛。此条是也。背微恶寒。又或阳气内陷。有背微恶寒者。一为阴寒气盛。经所谓伤寒无大热。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一为阳气内陷。当于口中润燥辨之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肢冷。身疼。骨痛。脉沉者。若脉浮。身体疼痛。寒成于阴也。少阴肾水而主骨节

脉沉。手足热。则可发汗。此手足寒。故当与附子汤温经

下利。少阴病。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阳病。胁热也。少阴病。与桃花汤。固下散寒。下利便脓血者。下利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

<<张卿子伤寒论>>•张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