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滓。不瘥。内半夏。安火上。令三沸。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少少含咽之。更作三剂服之。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味辛温)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甘微寒)上二味
辛以散之。半夏之辛。以后音声。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敛咽疮
按苦酒。王宇泰云。下文发字。本草注曰醯。况此味苦哉。若嫌苦酒性热。则半夏汤更辛。安知酒之味苦者。不可以已咽痛耶。余则以为名义俱乖。而成氏复云苦酒之酸
与敛字目相反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及汤。主少阴客热咽痛。主少阴客寒咽痛也。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