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吐蛔

舌黑。寒热干呕。心胸格拒。渴不欲饮。极重之症。王厥阴吐蛔。(胃虚肝乘)

乌梅肉(一钱半) 桂枝木(一钱) 炒黑川椒(四分) 白芍(一钱) 小川连(三分) 黄芩(一钱)

生淡干姜(一钱)

席脉右歇。舌白渴饮。脘中痞热。曾吐蛔虫。此伏暑湿。皆伤气分。邪自里发。神欲昏冒。湿邪不运。自利粘痰。多呕逆稠痰。议进泻心法。半夏泻心汤

内风入胃。全无汗解。阅医药方。试论寒热后。呕吐痰涎浊沫。先厥后热同例。如仲景厥阴篇中。谓至阴伏邪既深。又凡蛔虫上下出者。皆属厥阴乘犯阳明。焉能隔越诸经以达阳分

苦可去湿。辛以通痞。仍在上中。超时稍寐。周身牵引。直至足心。不得自固。断断然矣。必用柴芩。俾冲得缓。初用治肺胃。但和胃治痰。前进泻心汤。有黄黑之形。所谓冲脉动。则诸脉皆逆。其阴阳跷维。今上下格拒。为通里之使。服后胸中稍舒。寐醒呕吐浊痰。大凡色带青黑。老年冲脉既衰。自述呕吐之时。参以厥阴引经。继进通补阳明。后用温胆茯苓饮。此为治厥阴章旨。与深伏厥阴之邪未达。仲景于半表半里之邪。当以桂枝黄连汤为法。必系胃底肠中逆涌而出

淡干姜 桂枝 川椒 乌梅 川连 细辛 茯苓

理进苦辛。又肝郁不舒。佐以酸味者。恐其过刚也。仿食谷则呕例

人参 茯苓 吴萸 半夏 川连 乌梅

最属可喜。舌边渐红。一定成法。又疟来得汗。而神倦困惫。第痰呕虽未减。舌心白苔未净。清邪佐以辅正。青绿形色亦不至。阴分之邪已透阳经

人参 半夏 茯苓 枳实汁 干姜 川连

痰沫味咸。又食入欲呕。心中温温液液。脊背上下引痛。督脉不司约束。肾虚水液上泛为涎

二服后接服。议用真武撤其水寒之逆

人参 半夏 茯苓 桂枝 煨姜 南枣

气冲。寒热。涌痰吐逆。四肢常冷。阴浊上乘。但身动言语。此阳衰胃虚。议以胃中虚。加白芍附子。较之前发减半。又别后寒热三次。汗出时四肢反热。可与旋复代赭汤。以致清气无以转舒。仍佐通阳以制饮逆。客气上逆为噫气呕吐者

阳气不振。势必再炽。亦是此意。议用理中汤。减甘草之守。究是强制之法。又镇逆方虽小效。仍加姜附以通阳。前方劫胃水以苏阳。凡痰饮都是浊阴所化。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

二服后接用。并入草果以醒脾

人参 干姜 半夏 生白术 附子 生白芍

非冬月。王脉沉弦。腹痛呕吐。鼻煤舌绛。胃气受伤。面带青晦色。乃误表禁食。夏秋伏暑发热

蛔虫上出。遂成重病。冀有转机。得痛止呕缓。常有厥逆之虑。拟进泄肝和胃。致肝木上干胃土

川椒 川连 乌梅 干姜 人参 茯苓生白芍 川楝子

程大病后。胃气极伤。肝木乘土。蛔欲透膈。脘胁阵痛。是土衰木克。古人以狐惑虫厥。都以胃虚少谷为训

安胃丸 人参川椒乌梅汤化送二钱

尤甚于左。呕吐蛔虫。胃土不和。肝木来犯。辛窜通络。湿去热走。皆里滞久聚。宜和阳宣腑。年前好食生米。此饥饱加以怒劳。初从湿热郁蒸而得。周(三一) 两胁痛。试观幼稚有食米麦泥炭者

腑络自和

川连 干姜 桂枝 金铃子 延胡 芦荟 白芍 枳实 乌梅丸服三钱

二便颇通。因惊动肝。厥气下泛。呕吐清涎。李身不壮热。蛔虫上攻触痛。已非风寒停滞之病

仲景云。人参安蛔法。蛔虫厥都从惊恐得之

又古人云。上升吐蛔。下降狐惑。皆胃虚少谷。既知胃中虚。是遵古治法。客气上冲逆犯。斯镇逆安胃方。肝脏厥气上干耳

人参 代赭石 乌梅肉 川椒 川楝子 茯苓

又人参 茯苓 炒当归 炒白芍 桂心 炙草 煨姜 南枣

诊脉微细。有复厥之虑。又忽然痛再发。恰值立夏之交。正气不相接续

人参 桂枝木 川楝子 炒川椒 生白芍 乌梅肉 川连 细辛

耳聋身热。神识不清。当清心营肺卫。(湿热结于厥阴)。叶(十七) 热气上闭

竹叶心 飞滑石 连翘 川贝 石菖蒲根 生绿豆皮

吐蛔。口渴耳聋。又暑湿热内蒸

川连(水炒四分) 半夏(一钱半) 枳实(一钱) 广皮白(三钱) 菖蒲(一钱半)

杏仁(三钱)

胸痞。又身热。三候不解。入暮谵语。耳聋吐蛔。症势最险。此热结厥阴

川连 黄芩 干姜 枳实 半夏 姜汁 茯苓 菖蒲

蛔不能安。安胃丸等。不必重赘。今所辑方案。虽有泻心汤。桂枝黄连汤。及诸虫之病。或佐清疳热。(华玉堂)。故从上而出也。前人各有成法。吐蛔本属肝胃症。因厥阴之邪上逆。当与呕吐门同参。治本则温补脾胃。治标则有杀虫之方。至于幼稚有吐蛔泻蛔。皆因客邪病而致吐蛔者。以苦辛酸寒热并用为治。然皆不离乎仲景之乌梅丸法

并非蛔病。随症立法。其用人参。而多不对症。徐评所列诸案。大半皆呕逆症。其治吐蛔之方。并无精思博识。虽本于乌梅丸之意。亦惟乌梅丸一方加减。知此老于此病未深讲也

<<临证指南医案>>•叶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