腑失传导。纳食中痞。大便结燥。调理少进酒肉坚凝。(大便闭郁热燥结)。叶(二十) 阳气郁勃。以宣通肠胃中郁热可效
川连 芦荟 莱菔子 炒山楂 广皮 川楝子 山栀 浓朴(姜汁炒) 青皮
三焦通法。又热郁气阻
杏仁 郁金 浓朴 广皮白 芦荟 川楝子
针刺一次。病无增减。酿湿聚热。渍筋烁骨。区区汤液。焉能通逐。(湿火)。服咸苦入阴。大便仍秘涩。夫病着深远。可谓沉锢之疾。平素饮酒浓味。既已经年不拔。参入酒醴引导。亦同气相求之至理。李(四九) 诊脉如前。议以大苦寒坚阴燥湿方法
浸七日。黄柏 茅术 生大黄 干地龙 金毛狗脊 川连 萆 晚蚕砂 穿山甲 汉防己仙灵脾 海金沙 川独活 北细辛 油松节 白茄根 黄酒烧酒各半
左略小动。肝风震动。里气大燥。以通火腑。更议镇重苦滑。逾六时便通浊行。亦肝喜疏泄之一助。吴(妪) 脉右如昨。(火腑不通) 更衣丸一钱五分
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胃喜柔润。治在胃也。治在脾也。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以脾喜刚燥。今能食不运。江脾宜升则健。仲景急下存津。东垣大升阳气。医家悉指脾弱是病
盛大兼弦。据经论病。独大独小。斯为病脉。脾脏属阴。胃腑属阳。脉见弦大。但诊脉较诸冬春
此脉症。古人云。久病少餐。泄气不爽。坐谈片刻。嗳气频频。未向安适。肠中不通。九窍不和。都属胃病。六腑为病。以通为补。经年调摄。服至七日。犹勉强支撑。而毫乏应效。再议治之义。兼以大便窒塞。平素痔疮肠红。全是胃气不降。不越参术桂附。不必再进汤药。非脏阴见病之象。俾三阴三阳一周。腑失传导变化之司。议仿丹溪小温中丸。(湿热小肠痹)小温中丸二两(一钱)
内郁。大热阴伤。大便不通。朱足麻偻废。盐汤下四服。(肾燥热)。由怀抱不舒病加。先用滋肾丸四钱
小便少。大便窒。某术守中。渐生满胀。肠气亦滞。病久延虚。补汤难进。以通经腑之阳。(虚风便闭)。议以每日开水送半硫丸一钱五分
吴有年。二气自虚。肝风鸱张。见症类中。投剂以来。诸恙皆减。阅古人书。长夏大气发泄。仍是老人风秘。今当采取用之。以半硫丸为首方。所嫌旬日犹未更衣。半硫丸一钱开水送三服
气结聚成形。非硝黄攻坚。肠中阳气窒闭。反十四日不大便。半硫丸一钱二分。陈(三八) 用苦药
浊阴凝痞。口甜夜胀。清浊未分。又阳气窒闭。成氏称为阴结。每日用来复丹一钱五分
火土不生。不司腐熟。风动则鸣。第气攻膈中。究泻不得爽。议用半硫丸。温药一定至理。无以旋转机关。必肠间屈曲隐处。甘(五三) 脉左微弱右弦前议入夜反胃脘痛是浊阴上攻据说食粥不化早食至晚吐出仍是不变之形
脾胃病。从劳伤治。粪坚若弹丸。(血液枯燥)。周(三一) 减食过半
当归 麻仁 柏子仁 肉苁蓉 松子肉
火升便难。某液耗胃弱。三才加麦冬茯神川斛
天冬 地黄 人参 麦冬 茯神 川斛
肾恶燥。阳不潜伏。频年不愈。伤延胃腑。越人且畏。凡肝体刚。由阴干及乎阳。小溲时间淋浊。潘肝血肾液久伤。问大便五六日更衣。尤非呆滞补涩所宜
炒杞子 沙苑 天冬 桂酒拌白芍 茯苓 猪脊筋
五液必燥。又精血损伤。以润剂涵下。用后有遗精。而阳乘巅顶。问六七日更衣。法当潜阳固阴
龟甲心 生地 阿胶 锁阳 川石斛
内燥风生。下失滋养。下燥治肝。胃土必衰。阳明诸脉。此老年血枯。由春升上僭。盖肝风木横。不主束筋骨。流利机关也。痛甚足筋皆缩。大便燥艰常秘。昔喻氏上燥治肺。环跳尻骨筋掣而痛。顾(妪) 阳明脉大。用微咸微苦以入阴方法
鲜生地(八钱) 阿胶(三钱) 天冬(一钱半) 人中白(一钱) 川斛(二钱) 寒水石(一钱)
病样已减。其下焦脂液。阳气全升于上。内风亦属阳化。又咸苦治下入阴。当暮春万花开放
燥病之来。实基乎此。悉受阳风引吸。高年生生既少。和阳必用阴药。与直攻其病者有间矣。(丸方)生地(三钱) 阿胶(二钱) 天冬(一钱) 麦冬(一钱) 柏子霜(二钱) 松子仁(二钱)
虎潜丸去琐阳加咸苁蓉猪脊筋丸
包阳升风秘
柏子仁 当归 红花 桃仁 郁李仁 牛膝
进辛甘法。吴液耗便艰
杞子 柏子仁 归身 茯神 沙苑 炒山楂
静则安。大便艰。中州受伤。嗳泄气宽。某饥饱劳碌。中脘痛两胁胀
柏子仁 归须 菠菜 韭菜 五灵脂 桃仁 丹皮
多痛。不得大便。面白脉小。不可峻攻。以代通幽。乃幽门之病。拟五仁润燥。是王道之治。六腑之气不利。某高年下焦阴弱
火麻仁 郁李仁 柏子仁 松子仁 桃仁 当归 白芍 牛膝
形瘦。肠风已久。自觉爽释。得嗳噫泄气。年来食少便难。仿东垣通幽意。夫六腑通即为补。李(三六) 脉小弱
服五钱。当归 桃仁 红花 郁李仁 冬葵子 柏子霜 芦荟 松子肉 水熬膏
嗳噫不已。不饥不食。全在胃口。加以嗔怒。贯膈犯胃。斯病加剧。(血结)。其肝木之气。大凡受纳饮食。已经胃逆为病。脉得左部弦实。血郁血结甚肖。进商辛润方法。大便干坚若弹丸。况平昔常似有形骨梗。金(二十) 汤饮下咽
桃仁 冬葵子 皂荚核 郁李仁 大黄 降香 郁金
李据云。故脘胁痞胀。两次服辛温药。大便阻塞不通。瘀浊随溢退场门。此必热瘀在肝胃络间
仅仅更衣。有年久恙。自当缓攻。汤药荡涤。理难于用。芦荟苦寒通其阴。究竟未能却瘀攻病
议以桃仁承气汤为丸
溺短而痛。某(三十) 左脉弦数。(小便闭)导赤散加丹皮赤苓
溺不利。某舌白身热。(湿壅三焦)
杏仁(一钱半) 桔梗(一钱) 滑石(三钱) 通草(一钱半) 连翘(一钱半) 芦根(一两)
上咳痰。下洞泄。由吸而入。寒热如疟。三焦皆热。分利渗热。汪秋暑秽浊。拟芳香辟秽。必要小溲通为主。气不化则小便不通
藿香梗 浓朴 檀香汁 广皮 木瓜 猪苓 茯苓 泽泻 六一散
热势略减。小便略通。混处三焦。非臆说矣。议河间法。其阴茎囊肿。又昨进分消方。所有湿热秽浊。是湿热甚而下坠入腑。与方书茎肿款症有间
飞滑石 石膏 寒水石 大杏仁 浓朴 猪苓 泽泻 丝瓜叶
又川连 淡黄芩 生白芍 枳实 六一散 广皮白 生谷芽
壅肿癃闭。宜通六腑。已现痉厥。非轻小症。陈暑热不得解散
防己 茯苓皮 猪苓 通草 海金沙 苡仁
治在气分。三焦之病何疑。又经腑窒热不通
滑石 石膏 寒水石 猪苓 泽泻 蚕砂汤煎药
又定三焦分消
葶苈 杏仁 浓朴 大腹皮 猪苓 泽泻 海金沙煎汤
粪溏。治从气分。继而乱治。溲溺不通。急当通阳。(肾阳不通)。陈(六七) 昨用五苓通膀胱见效
生干姜 爆黑川附子 调入猪胆汁
壮年不觉。酿积既久。湿热壅痹。必臻小效。致小肠火腑。二便闭阻日盛。右胁壅阻作疼。当以苦药通调。失其变化传导之司。(二便俱闭小肠火结)。孔(六二) 膏粱形体充盛
芦荟 川楝子 郁李仁 炒桃仁 当归须 红花夜服小温中丸二钱
诸气皆痹。攻触有形。木必犯土。呕咳恶心。勉进水谷。医勿夯视。高多郁多怒。致纳食日减。为二便不爽。肠胃不司流通。乃肝胆厥逆之气。小肠屈曲不司变化。所谓不足之中而兼有余。(湿热小肠痹) 丹溪小温中丸每服二钱五分
小肠屈曲之处。不为转旋营运。二便皆致不爽。得溲溺泄气乃安。此病由饥饱失和。当用丹溪小温中丸。邵(二三) 气攻腹胁咽脘
医不对症。邪势散漫。壅肿赤块。今则窍闭。但理肺气。邪可宣通。金湿热在经。致二便不通。遂令一身气阻。初因湿热为泄泻。(湿热肺气不降) 苇茎汤去瓜瓣加滑石通草西瓜翠衣
许暑湿热。肺先受伤。气少司降。今虽小安。皆气分先病。致二便癃闭。此滋血之燥无效。宜生津清养胃阴
麦冬 知母 甜杏仁 白沙参 三角胡麻
此非中虚。足跗胫痛肿。二便皆不通利。当以宣通为法。(湿热壅腑)。因湿热壅其腑气也。顾(四二) 腹满坚实
黄芩 黄连 浓朴 枳实 青皮 卜子 丹皮 山栀皮
二便皆秘。某少腹胀痛。(腑阳不行) 玉壶丹
小便不利。食已超时乃胀。气坠愈不肯出。大便四日一通。治在小肠火腑。(火腑不通)。李(三四) 能食知味
淡盐汤送。先用滋肾丸。每早服三钱
当通火腑。某腹中胀满。更衣丸一钱六分
舌干白。某脉动数。不欲饮水。超时复痛。服米饮痛缓。六七日大便不通。交夏脐下左右攻痛
一服。小溲甚少。通则不痛。部位在小肠。凡六腑宜通。屈曲有阻乃痛。未便骤认虫病。以更衣丸二钱。专通火腑之壅结
议东垣通幽意。(血液枯燥)。王日来便难溺涩。是下焦幽门气钝血燥
咸苁蓉(一两) 细生地(二钱) 当归(一钱半) 郁李仁(二钱研) 柏子霜(一钱半) 牛膝(二钱)
下焦诸病。须推肝肾。阅所服药。而燥坚殊甚。小便通利方安。不思肾恶燥耶。大便三四日一通。腑络必究幽门二肠。是香砂六君以治脾。张(四九) 少腹微胀
当归 苁蓉 郁李仁 冬葵子 牛膝 小茴 茯苓 车前 蜜丸
真阴衰。五液涸。六旬又六。小溲血水。点滴不爽。此属癃闭。少腹右胁聚瘕。非若少壮泻火通利可效。张(六六) 脉左弦如刃
柏子霜 小茴 鹿角霜 茯苓 当归 苁蓉
胸不爽。小腹坠。能食不渴。二便涩少。病未能却。此属血病。用通幽法。病久瘀热在血。两进苦辛宣腑。(气血结痹)。马(三六) 脉实
桃仁 红花 郁李仁 制大黄 归须 小茴 桂枝木 川楝子
兼入奇经。六旬有年。又属久病。古人每以通络。进疏气开腑无效。议两通下焦气血方。薛(妪) 大小便不爽
川芎(一两醋炒) 当归(一两醋炒) 生大黄(一两) 肉桂(三钱) 川楝子(一两) 青皮(一两)
蓬术(煨五钱) 三棱(煨五钱) 五灵脂(醋炒五钱) 炒黑楂肉(一两) 小香附(醋炒一两)
上为末。用红枣五枚。生艾叶三分。煎汤一杯服药。用青葱白去根捣烂。每日进食时服三钱。略加清水淋滤清汁泛为丸
肝肾气乏。不司约束。肛门痛坠。若是疡症。排毒药味。苦辛寒燥。二便皆涩。此为癃闭。背寒烦渴。少腹满胀。议通厥阴。王远行劳动。初起必然寒热。下焦阴阳再伤。(厥阴热闭)
老韭根 穿山甲 两头尖 川楝子 归须 小茴 橘红 乳香
仅仅泄气。又驱浊泄肝。二便仍不得通。滋肾丸三钱三服。仿东垣治王善夫癃闭意
二便交阻。又气郁肠中。清理肠胃壅热
煎汤代水。海金沙五钱。川连 黄柏 川楝子 吴萸 黑山栀 青皮通草五钱
当约其制。又苦辛已效
川连 黑山栀 丹皮 川楝子 吴萸 海金沙 飞滑石
按便闭症。腑阳不行。阳窒阴凝。用来复丹。辛以开郁。阻遏经腑。小便闭者。则用导赤。湿壅三焦。则用五苓。以上诸法。酿成湿火。渍筋烁骨。少腹胀满。湿症居多。燥症居多。小溲自利。其大便不通。若血燥风生。或咸苦入阴。所必用者也。致气血结痹。若火腑秘结。则用玉壶丹。若郁热阻气。若湿热伤气。若小肠火结。若湿郁热伏。致小肠痹郁。故用滋肾丸。或水源不清。或二肠气滞。或津液不流。若二便俱闭。当先通大便。有血液枯燥者。则用养血润燥。则用辛甘熄风。宜苦滑重镇者。清浊混淆痞胀。则用苦寒泄热。或用三焦通法。则用河间分消。膀胱气化失司。前人虽皆论及。至若膏粱曲 。仍用酒醴引导。直泄厥阴之闭。或系膀胱热结。加行气活血之品。用更衣丸以通之。若老人阳衰风闭。此治大便之闭也。无阴则阳无以化。不啻如耳提面命。又厥阴热闭为癃。用秽浊气味之品。学人尤当究心焉。若血液燥则气亦滞。又当于养阴润燥中。则理肺气以开降之。通下焦至阴之热闭。使人得有所遵循矣。用大苦寒坚阴燥湿。当与肠痹淋浊门兼参。用半硫丸温润以通之。用小温中丸清热燥湿。此皆发前人未发之秘。然经案中逐一分晰发明。若大便闭而小便通调者。故三才五仁通幽虎潜等法。若肾与膀胱阴分蓄热致燥。大凡小便闭而大便通调者
此其大略也。斯无遗义矣。(华岫云)。至若胃腑邪热化燥便坚。承气五苓等方酌而用之。又当于仲景伤寒门下法中。太阳热邪传入膀胱之腑癃秘
大便燥结。余友教人。本有承气汤。燥粪如拳大。而终不肯出。下既不得出。更衣等丸下之。可谓无遗蕴矣。奈肛门如钱大。纵使竭力努挣。俟粪既至肛门。外用猪胆蜜煎润之。然竟有效有不效者。则上不能食而告危矣。先以胆汁或蜜煎导之。盖因燥粪未尝不至肛门
探入肛门内。将燥粪渐渐挖碎而出。令病者亲手以中指染油。中指须要有指甲者为妙
若患此证者。竟有大便一次。已救四五十人矣。切勿嫌秽而弃之。据云此法辗转授人。燥粪挖作百余块而出者
徐评方案重复可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