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用寒凉。陈用温热。确乎相左。举世宗之。莫敢异议。后之万氏。以脾胃为主。丹溪祖钱非陈。魏氏以保元为主。分解毒和中安表为要。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论痘首推钱仲阳陈文中二家
松江东地。京口江宁。看法精确。解毒化毒。超出诸家。须宗翁氏。姑举看法。费建中救偏。多宗秦镜明。因分别太多。然眼目之功。而汇治讲究。皆从二家脱化。悉以石膏大黄。胡氏辄投汗下。咸推管柽保赤。后之翟氏聂氏。深以气血盈亏。读者目眩心愦。参之诸家可矣。可谓家喻户晓者。有可以前知之巧妙。分晰阐扬钱陈底蕴。其取长在看不在乎治。吾苏悉遵翁仲仁金镜录。不若翁仲仁 荛悦口也
是其常。而后见标。定其吉凶。兹不复赘。大凡发热三日。其未刻悉补入。好以热势参详见症。翁仲仁鑫镜录甚明
与伤寒两途。伤寒邪由外入。痘子热从内起。但时邪引动而出
方书云。肾热也。周岁小儿。频频惊厥。最多闷痘。自里至外。自深及浅。未发之前。领载充长。毒已外泄。元气内返。斯无变症。周岁以内。身小元弱。其先天痘毒。以化毒为浆。此言未必皆然。先惊后痘者生。先痘后惊者死。痘热先已内动。目现水晶光芒。水生木而入肝。木生火而入心。火生土而入脾。土生金而入肺。从至阴以过阳。全藉身中元气。世俗谓惊痘最好。常有热一日即出。浆必浓浓苍老而始结痂。盖痘由肾至肝至心脾及肺。初热即现惊搐昏迷之状最多
亦有顺痘。热势轻重。既出即长。热缓安乳。便是好症。热亦不盛。形呆色钝。隐隐叹息。或呕或泻。最多闷症。若神气虽安。痘点虽不多。或短气如喘。见点徐徐而出。或作头 足落。脉懈不束筋骨。但须看神气静躁
痘苗已长。色亦颇好。竟夜终日。烦躁不止。若二三日间。最防隐处发疔。及发斑夹疹等症
但下法。标点虽见。热躁愈加。细询无忽。再参兼症。从时气治。从里症治。寒凉之中。一发热烦躁。亦有下夺者。为六气郁遏者。为内伤停滞者。必须活血理气。防其凝涩冰伏。亦有表里两解治
微下之。痘形 。色淡白。热止即齐。察形辨症。治法用药。四肢皆冷。吐乳泻乳。痘点不长。年甫半龄。布痘极多。前症迭见。近地幼科。延余诊视。法在不治。但身无热。见症虚寒。焉用表药。肢暖呕止。实热便闭者。虚弱气怯者。余见程氏女。须看颜色灵活。表药活血疏肌。次则凉血解毒。忌进疏解寒凉。间有虚寒弱稚。初发身不大热。闻声悠悠欲绝。望色惨淡无形。恰在一二朝间。余曰毒重气虚。不因疠气表邪。再服利缓痘起。初起必三次而出。方虽写而示以凶危。再用参归鹿茸二服。以钱氏异功散而愈。其赠点亦有陆续发出者。生气顷刻转机变化为要。考万氏始终以脾胃为主。以理中汤加丁桂与服一剂。佥用荆防蒡蝉红花楂肉木通胡荽笋尖之属
凡看痘。辨肌色。或渴乳。痘必鲜明。色必暗晦。羸瘦病质。色燥形枯。内症安和。色苍多血热。肌柔白嫩者。苍黑皮粗者。先论儿体强弱。如色白多气虚。形象 羸有宿病。必须辨根据期长养
歌诀云。病躯出痘。亦难调理。即平常无奇。形体羸瘦骨如柴。肌肉枯焦神思衰。遍体铺排如此痘。纵能浆足亦堪嗟
此毒伏于肾。不能起立者死。一初见腰痛足
续增喘哕者死。一初见腹胀胸高
或暗无光。或黑白高低。皆属紧闷症。一初见目睛呆瞪
多死。一初见痘。烦躁不止。即防疔斑。疔必现于隐处
一初见痘。痘不续发。斑色深紫。渐变蓝黑。六日内死
一初见痘。紫斑渐起。痘反隐伏。此名紫斑白闷
一初见痘。痘斑间杂。若似酒朱点墨必死
或病后。以定凶危。翁仲仁云。三日四日。痘出当齐。点至足心。势方安静。气血易周。而发齐者。年长之体。四日以外。痘子稀少。数不盈百。仲仁大意。无虑变症。身体强壮。痘属上中。发齐热退后。皆无诸恶症。犹有赠发者。谓发齐安静。是何等呈色。倘幼小弱质。若论幼小之儿。常有未及三日。不必点至足心。方可许其无虑。可以百千无误。未可见痘好浪许。以上皆论初见看法。然须辨明痘形痘色。或带别病而后布痘。再以冬夏气候审详
今世用方 初见宜解肌疏表通套法(十六味)
荆芥(四日不用) 防风(三日不用) 前胡(三日不用) 牛蒡(四日不用) 紫草(二三日便滑忌)木通 红花 甘草 赤芍 天虫 楂肉 川芎 连翘 桔梗 广皮 蝉蜕(三四日不用)
方书中。未见点。今人不用。伍氏方法。表疏亦忌。见点忌升麻。后人谓葛根。用升麻葛根汤
若里症急须两解。此轻扬升表通套药
伍氏方。今人不用。烦渴便秘。痘粒不发。翁仲仁云。愚谓近世布痘。恶其辛温气雄也。一二日壮热气促。一二日用羌防透肌汤。若非风寒壅遏定是气虚不振。每盛发于君相风木燥金司令
火郁发之。煎灼脂液。佐以升表。不能用也。盖非火不发也。升阳散火是已。苟非苦寒下夺。但前症若里热甚重。费建中方颇为中的
石膏 大黄 连翘 赤芍 青皮(腹痛用) 楂肉 花粉 紫草 木通 丹皮(辛凉入血)犀角(辛凉通血)
发齐后用黄连
必佐活血疏畅。恐凝滞气血也。凡寒凉清火解毒
实热便秘。世皆宗之。伍氏遵古方。用牛蒡熟末三分。毒轻者即起光润之色。用荸荠汁酒酿炖热调匀。临服刺入生鸡冠血十余滴与服。通用凉膈 通圣 前胡枳壳汤 四顺清凉饮痘四日发足
非扁鹊原方。发齐已四五日。伍氏名四圣饮。用凉血解毒汤药
生地 连翘 银花 红花 甘草 天虫 桔梗 紫草(便滑用紫铫)
血热加丹皮犀角 火盛加黄连石膏羚羊角 有斑加金汁元参 头面不起加川芎鸡冠血 咽喉痛加射干元参山豆根 狂乱躁扰加地龙汁 毒重血凝加猪尾血冰片(量儿大小用) 近世凉血解毒多用地丁银花汤煎药
凡看痘。实宜攻。虚宜补。成浆之后。圈红紧附。顶满滚圆。是为毒化。根盘黯僵。初起要根盘。其痘易长绽。若顶陷顶皱。倘尖瘦不肥多险。其毒与气血交凝。务要根盘即化一线
实火宜清。攻不宜早。方可攻托。痘形色湿润。看来火色大赤。否则搔擦立至。干剥毒陷不治
血虚为热。气虚为寒。虚热用滋清方药。虚有血虚气虚之分。但虚热与实热不同
痈者。壅也。或顶陷。或皮皱。痘顶属气。根盘属血。气领血载。色必淡白。形不雄伟。少食便溏。肠胃薄劣。最多虚症。七日以来。元气用事。不能胜毒。使之外出。肠滑不禁。以清凉之剂。其气虚血弱。内症则恶心。魏氏保元汤。毒得 炼化浆。余最究心是症。调之应手取效。年少未进谷食者。多有内陷致变者。聂氏参归鹿茸汤。陈氏木香异功散。凡体强质实者多火。火解浆成误补则痈
白术散。理中汤。多获奇效。用七味豆蔻丸。甚者必用三服
虽为大概。亦属至要。白嫩发痘。色必鲜艳。苍黑发痘。色必晦昧。颜色日换。勿便许为凶。苍黑者多实火。勿谓便是善症。总以神气安静。形象渐长便吉。大凡儿肌白嫩者多虚症
六七日伍氏内托散
生黄 甘草 陈皮 川芎 当归 白糯米 防风 天虫 角刺 银花血热者不用 防芎归 表疏者去天虫角刺 血热仍用丹皮地黄紫草连翘羚羊猪尾鸡冠鸡鸣散达表之药 猪尾膏通里之药保元汤人参 黄 炙草加川芎当归名芎归保元 虚寒加肉桂 升顶加鹿茸 气滞正气加广皮浓朴 泻加木香肉果质弱加坎 河车 呕逆加丁香浓朴参归鹿茸汤人参 当归 鹿茸 黄 龙眼肉 炙草木香散人参 木香 丁香 大腹皮 桂心 青皮 诃子 半夏 甘草 前胡 赤苓异功散人参 木香 官桂 广皮 当归 茯苓 丁香 白术 附子 肉果 浓朴 半夏豆蔻丸肉果 木香 砂仁 枯矾 诃子 龙骨 赤石脂白术散 四君加藿香木香
倘攻起。七八九日。频用清凉。浆不能透。或有半浆。不克充灌。须用补托。痘火色既退。鸡冠血生用。同酒浆和服。顶有箬笠之形。少顷后呆滞者。今人多用桑虫浆生用
名黑灵丹。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分。伍氏攻发药用老人牙 研极细
酒浆服。一味为末。曰独胜散。右天虫乃疏表风药 山甲乃攻经隧风药
飞者升。地行者降。翁仲仁云。挫喉声哑。肺位最高。热上蒸迫。肺先受损。必不治矣。凡虫蚁皆攻。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乃火毒归肺。是以声出不扬。骤喘痰升者大忌。浆行饱满亦无妨。必升腾以达头面。倘喘急扶肚抬胸。凡浆足声音哑者不妨。盖痘浆因热气以炼成
多不效。故无效。火毒归肺。间有效者。肺气壅遏。苦寒直下。已过病所。余遵孙思邈苇茎汤。或仲景葶苈大枣汤。幼科每用珠子牛黄膏连之属
亦属定论。六七日以后寒战属气虚。六七日以前切牙属胃热。六七日以后切牙属血虚。方书以六七日以前寒战属肺热
或灰白。痘不起浆。或涸或瘪。危险极矣。速速温补。亦可望生。翁仲仁云。塌陷切牙。八九日痒塌切牙。便实声清犹可治。所以温补得效耳。木香散 异功散。声清则上无热壅痰聚。便实则腑阳未至尽泄
无妨。浆色苍黄。亦云垂成。毒从虚陷。肌肉完固。便是全功。声不哑者。毒不陷也。八九日顺痘。毒瓦斯悉化。须谨防护持。倘正气大泄。使痂靥干结。若痘已破碎。搔损流脓裂血。常有不治之患。斯时预嘱伴母勿懈
伍氏方用芍药汤
处位高。极好之症。必有咳嗽。世俗幼科。概投苦寒。由肝主筋。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肺主皮毛。从内之外。毒乃涣释。收疤之时。真气归里。肺合皮毛。是为末传。或夜暮身热。渐次成痂之际。多有胃减废食。佥云毒瓦斯未尽。酿成痘劳童怯者。吾尝论痘自肾脏骨髓之中。炒白芍 苡仁 茯苓 地骨皮 银花 百合 山药 建莲十一二日
正内。体清肃。蒸迫之气。受亏已极。焉能收靥。再论幼稚。阳常有余。阴未充长。气泄为咳矣。若毒仍留伏。此断断然也。为烦为热者。从前灌胀成痂。布痘至于结痂。一身脂液大损。故暮夜属阴时。其上焦已经转燥。其阴气告匮可知。况投利湿下注药而结痂
经云。年甫四岁。痘系顺症。幼科调治。忽发烦躁。夜热不寐。晨起安然。医用保元。热躁益加。用桑虫浆。暨凉解药。又更一医曰。毒瓦斯未尽。乃误补之故。阴虚生内热也。昔西郊吴氏女。至浆满成痂之日。及钱氏五味异功加芍药与服
此二条。而添泄泻。邀余视之。时日当午。故辨及之。旬朝后嗽。服后躁热甚。睹浆痂形色。询平素起居。人多忽而不究。大法以甘寒生津胃药。即用六味地黄汤一服而安
全以不伤胃气为主。若用芩连必须酒制。翟聂二氏辨之详矣。平和无奇断不败事。蔗浆 麦冬 沙参 绿豆皮 地骨皮 甘草 玉竹 甜杏仁解余毒药
多服即泻。如三豆饮之属。若金银花一味。本草称解毒不寒。余见脾胃虚弱者。伍氏用连翘饮子.亦取平和
痘毒痈疡。亦有愈者。热症十有七八。虚寒十有二三。甚至骨出腐败。但外科大忌用火炼升药
亦如疡毒。其诊看之法。须分阴阳耳
若阻咽废食。痘疳湿盛生热。以苦能去湿也。强者用苦寒清降。以及穿腮破颊者难治
年长出痘。苦辛寒药。必不效验。宜甘咸寒。男女欲火已动。咽喉窒痛欲闭。其初即现膝痛腰酸
滋水制火。佐以解毒。六七日来。痛势日缓。余每用钱氏六味。聂氏有参麦清补方。加龟胶元参秋石获效者甚多
若浆不肯起。频吐粘涎者凶
锁喉。悬镜。缠腰。蜘窠。凡恶痘。蚕种等。凶危瞬刻。如诸闷症。已发而缩。其危最速。再若蒙头。为十恶症。如此等痘。不过三五日。总在七日内。今人未尝齿及。其袁氏十八恶症
治之不易。难望全生。十朝危期。若能食者。十救一二。又根枝虽好。更有糖沙夹斑。半浆毒陷之变。必八九风波不治。布于岁内幼小之儿。必毙于十一二四之期
眼开。痰潮不食。危期速矣。转眼堆聚。内症渐安。变凶转吉。毫无生气。渐升头额。名曰发臭。迟则气脱。则里毒不化。必呛哑瘙痒。裂缝流臭水。条款难以尽言。更有旬朝内外。毒泄即当补托。堆肿高浓若糊脸。干板涸如焦锅巴状。忽从地角承浆诸处。痘至八九旬日外无浆。常有忽然连串片片之痘。裂水形如松脂桃胶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