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漏睛

漏睛者。流出脓汁。上下不痛。仍无翳膜。久而不治。 头结聚生疮。或如涎水粘睛。致有乌珠坠落之患。此因风湿停留睑中所致

时流血水。紫晕肿胀而痛。病在心火实毒。时流血色鲜红。相火横行之候。病由心胞络而来。金花丸加羌活、蝎尾。导亦散加透风清热药。大 漏证大 之间生一漏。小 漏证 小 间生一漏

作青黑色。则痛胀流水。日间则稍可。或腥臭不可闻。但从黄昏至天晓。阴漏证不论何部生漏。乃幽阴中有伏火为患。四物加细辛、香附、连翘之类

其色黄赤。遇夜则稍可。但日间胀痛流水。人参漏芦散去当归。加羌、防、生甘草。阳漏证不论何部生漏。乃阳络中有湿热留着所致

或正中。或略偏。若初发破浅。正漏证生于风轮。则流出如痰白膏。为肝肾风热伏陷所致

日久而深。瞳神已损。重则流脓。久而失治。水泄膏枯。目亦损矣。急用泻肝药。急用泻肺药。则流出青黑膏汁。较正漏为害稍迟。其流如稠粘白水。偏漏证 生于气轮。痰湿流于肺经而成。如龙胆、羌活、生地、大黄之类下夺之。如贝母、桔梗、桑皮、生甘草、黄芩、山栀之类凉解之

或流稠脓。或流臭水。胀痛则流出。不胀则略止。先与人参漏芦散。外漏证生于两睥之外

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

久不治。如脓腥臭。拭之即有。嗜燥耽酒。每多患此。先后收功。痰火湿热者。亦有暗伤神水。耗损神膏之患。久则目亦模糊也。竹叶泻经汤、千金托里散。窍漏证乃目傍窍中流出薄稠水

<<张氏医通>>•张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