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痹门

不可屈伸。及香港脚疼痛。金匮乌头汤治病历节痛

咀。麻黄(去节。即出乌头)。以蜜一升煎取五合。各三钱) 甘草(炙。一钱) 川乌头(一枚。六钱) 黄 (姜汁和蜜炙) 芍药(酒炒

去滓。不知。分二服。尽服之。上除乌头。 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纳蜜煎中更煎之

肉如锥刺刀割。身体疼痛如欲折。千金附子汤治湿痹缓风

附子(一枚) 芍药 桂心 甘草 茯苓 人参(各一两) 白术(一两二钱)

分二服。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上七味 咀

天阴即发。除湿蠲痛汤治身体沉重酸疼

去皮。五分)。苍术(泔浸。切) 白术(同苍术炒。各二钱) 羌活 茯苓 泽泻(各半钱)陈皮(一钱) 甘草(炙

水煎。热服。取微汗效。入姜汁、竹沥各数匕

筋骨疼痛。摩风膏治风毒攻注

一两。去皮。研)。蓖麻子(去壳。研) 川乌头(生。半两) 乳香(一钱半

烘热涂患处。以手心摩之。觉热如火效。上以猪脂研成膏

历节肿痛。千金犀角散治热毒流入四肢

犀角(镑。二两) 羚羊角(镑。各四两) 豉(一升)。一两) 前胡 黄芩 栀子仁 大黄 升麻(五味并姜汁拌炒) 射干(酒炒黑

为散。水煎。上九味。每服五钱。食后热服

不能自举。腰以下至足冷如冰。通痹散治风寒湿三气袭于足三阴经

天麻(三两) 独活 本 当归 川芎 白术(各二两)

为散。热酒调。苍术一两。黄柏半两。每服二三钱。晨昏各一服。酒煎制天麻中。酒煎制白术中。 上编用川乌一两。深得三气袭于阴经之旨

羚羊角散治筋痹肢节束痛

羚羊角(镑。一两) 肉桂(世本。作薄荷误) 附子(炮。各半两) 白芍(一两五钱)独活 防风(各七钱半) 川芎(一两) 当归(一两五钱)

为散。水煎。食远热服。每服四五钱。入生姜三片

经脉不利。人参丸治脉痹大热

世本。作赤石脂) 地黄(二两)。人参 麦门冬(去心) 茯神 龙齿( ) 石菖蒲 远志肉 黄 (各一两)当归(半两

为末。梧子大。炼白蜜丸。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清米饮、醇酒任下

腹痛胀急。大便飧泻。吴茱萸散治肠痹寒湿内搏

吴茱萸(取开口者。各五钱)砂仁(炒) 神曲(炒) 白术(炒。各一两) 浓朴(姜汁炒) 陈皮 良姜(各三钱)。汤泡七次) 肉豆蔻(煨) 干姜(炮黑) 甘草(炙

为散。每服三钱。米汤送下。食前临卧各一服

蕴积为热。小腹急痛。肾沥汤治胞痹溺涩不通

炙)。麦门冬(去心。炙) 犀角(镑。) 桑白皮(蜜酒。各一钱) 杜仲(盐酒。炒) 桔梗赤芍药 木通(各钱半)桑螵蛸(二个

水二盏。去脂膜。留二导。竹刀切片。空心顿服。临卧服之。多赤茯苓。痹而不化。艰苦异常。临事相忘。入羊肾二枚。入竹沥少许。同煎至一盏。详芍药酸收。乃虚热壅滞。桑皮、螵蛸。形容胞中之气。水道滴沥不出。咸为治肺而设。 上编无赤芍药。 按此名肾沥者。睡则遗出不知者。又非此汤可治也。甚则结块阻塞溺孔。膀胱气化不行所致。若淋沥而静坐频数。方是肾气虚寒之候。不若茯苓清心利小便之为愈也。不可误认肾气虚寒而用温补之剂

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茯苓丸治胞痹小腹膀胱

三钱) 生地黄(一两)牛膝(酒浸。一两) 山茱萸肉(五钱) 干山药(一两)。赤茯苓(一两) 细辛(五钱) 泽泻(五钱) 肉桂(五钱) 紫菀茸(一两) 附子(炮

为末。蜜丸。梧子大。食前米饮。 按此方。上滋化源。开发上窍。更无遗议。其用紫菀者。下利膀胱也。味不特滋繁。每服五七十丸。临卧温酒送下。深得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之旨。九味相配成方。而且滞气耗阴。因从上编削去。虽以茯苓通利为名。妙用更在细辛一味。专主上为清涕而设。更需桂、附之辛以行牛膝、地黄之滞。全赖牛膝、地黄、山茱山药调补津液为主。世本尚多黄 、白术、甘草、芍药、花粉、半夏、防风、独活等

脐腹痛。溲数不利。睡则遗尿。巴戟丸治胞痹虚寒

去骨。酥炙)。炙) 肉苁蓉(酒浸。四钱) 石斛(去根。八钱) 鹿茸(一对。各两半) 桑螵蛸(切破。各五钱) 远志(甘草汤泡。巴戟(去骨) 生地黄(酒焙。各一两)附子(炮) 肉桂(勿见火。切焙) 山药山茱萸肉 菟丝子(酒煮

为末。梧子大。炼白蜜丸。羊肾汤亦佳。黄丝汤尤妙。 按巴戟丸。详溲数不利。所以脐腹痛。每服三五十丸。当是膀胱热壅。寒气乘虚而入。上编止十二味。治胞痹虚寒之候。巨阳之气化不行。纵溺积郁化为热。当知其人肾气久虚。不必更用利水药也。非温补不能蒸动气化。因仿佛地黄饮子之制。得无转助酸收之患乎。空心卧时米饮、温酒任下。稍兼生地、石斛为假热之使。世本尚多杜仲、续断、龙骨、五味子等药。何以见其虚寒而用桂、附、巴戟、苁蓉、鹿茸等大热之剂

行步艰难。巴戟天汤治冷痹脚膝疼痛

巴戟天(二钱。各五分) 生姜(三片)。各钱半) 肉桂 防风 防己(酒洗。去心) 附子(炮) 五加皮(酒洗) 石斛 甘草(炙) 茯苓 当归(各一钱) 牛膝(酒炒) 川萆 (盐酒炒

水煎。空心温服

黄 桂枝五物汤(桂枝汤下) 甘姜苓术汤(即肾着汤理中汤下)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下) 越婢加术附汤(麻黄汤下) 神效黄 汤(保元汤下)指迷茯苓丸(二陈汤下) 二陈汤(方祖) 导痰汤(二陈汤下) 桂枝附子汤(桂枝汤下)乌药顺气散(中风门)防己黄 汤(方祖) 活络丹(膝痛门) 五苓散(方祖) 当归拈痛汤(湿门) 附子丸(膝痛门)三痹汤(腰痛门) 蠲痹汤(臂痛门) 虎骨散(腰痛门)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安肾丸(虚损门)越婢汤(麻黄汤下

<<张氏医通>>•张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