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喘门

至夜大喘。麻黄苍术汤治秋冬感寒

生。三分。四分)。碎) 甘草(炙。六分) 黄 (酒炒。一钱五分) 五味子(九粒。) 黄芩(三分)草豆蔻(炒研。麻黄 羌活(各八分) 苍术(泔浸切。麻油炒) 柴胡(各五分) 防风 当归(各四分

水煎。临卧热服

哮喘痰嗽。遇冷即发。麻黄定喘汤治寒包热邪

研。泡去皮尖。麻黄(去节。各一钱二分)。研) 浓朴(姜制。八分) 杏仁(十四粒。八分) 款冬花(去梗。) 桑皮(蜜炙) 苏子(微炒。各一钱)甘草(生炙各四分) 黄芩 半夏(姜制

绞去滓。煎成去滓。捣烂入药。乘热服之。去枕仰卧。以生银杏七枚。暖覆取微汗效

上气胸满。痞塞声不出。局方人参定喘汤治远年咳逆

各半钱。)罂粟壳(蜜炙。人参 麻黄(去节。二分) 生姜(三片)。) 甘草(炙) 阿胶 半夏曲(各一钱) 桑白皮(蜜炙) 五味子(碎

水煎。食后服。温覆取微汗

但有血者勿服。钟乳丸治冷哮痰喘

泡。)。等分。去皮尖。水飞七次。蘸少许捻开。) 甘草(炙。甘草汤煮三伏时。光亮如 鱼为度。) 麻黄(醋汤泡。滴乳石(酒湿研七日。焙干) 杏仁(拣去双仁

弹子大。勿开言。数日效。炼白蜜丸。去枕仰卧。而易钟乳。互换一味。寒热天渊。一生忌术。以石药悍。白术壅滞。麻杏甘石汤去石膏。 本草言服钟乳人。犯之恐有暴绝之虞。五更临卧各噙化一丸。 此即麻黄汤去桂枝。又非庸工可以测识也。而千金方有二味并用者

顽痰结聚。胸膈痞满。倚息不得卧。遇冷即发喘嗽。冷哮丸治背受寒气

酥炙。连皮尖用) 甘草(生。)半夏曲 陈胆星 杏仁(去双仁者。各一两) 紫菀茸 款冬花(各二两)。麻黄(泡) 川乌(生) 细辛 蜀椒 白矾(生) 牙皂(去皮弦子

上为细末。每遇发时。羸者一钱。胸膈自宽。尽在乎此。服此数日后。但气虚少食。及痰中见血。观方下所云。服此数日后。服后时吐顽痰。候发如前再服。候发如前再服。擒纵缓急之妙。以补脾肺药调之。开发肺气之刚剂。营气受伤者禁用。以补脾肺药调之。临卧生姜汤服二钱。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更以三建膏贴肺俞穴中。而合稀涎散以涌泄其痰。以其专司疏泄而无温养之功也。 按此少变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法

三建膏治阴疽歹肉不化

天雄 附子 川乌(各一枚。) 桂心 观桂 桂枝 细辛干姜 蜀椒(各二两)

上切为片。煎熬去滓。摅净再熬。徐下黄丹。不往手搅。麻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

阳衰精冷。冷哮喘嗽。 瘕冷积。滴水不散为度。腹痛少食泄泻。贴脐中及中脘。贴脐中及丹田。摊成加麝少许。阴疽以葱汤洗净。摊成加丁香末少许。摊成加阿芙蓉少许。贴肺俞及华盖膻中。摊成加银粉少许贴患处。摊成加麝香、阿魏少许贴患处

崔氏八味丸(方祖) 逍遥散(虚损门) 佐金丸(方祖)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生脉散(方祖)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华盖散(麻黄汤下) 渗湿汤(理中汤下) 白虎汤(方祖)二陈汤(方祖)四七汤(二陈汤下) 越婢加半夏汤(麻黄汤下) 小青龙加石膏汤(桂枝汤下) 济生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灵砂丹(金液丹下)苏子降气汤(七气汤下) 参苏温肺汤(七气汤下) 四磨汤(气门) 千缗汤(二陈汤下) 导痰汤(二陈汤下)神保丸(伤饮食门) 三拗汤(麻黄汤下) 古今录验续命汤(方祖) 九宝汤(麻黄汤下)宁嗽化痰汤(二陈汤下)苓桂术甘汤(桂枝汤下) 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小青龙汤(桂枝汤下) 浓朴大黄汤(小承气汤下) 四君子汤(方祖)独参汤(保元汤下) 保元汤(方祖)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七气汤(方祖) 越婢汤(麻黄汤下)杏子汤(麻黄汤下)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汤下) 温肺汤(七气汤下) 越婢加术汤(麻黄汤下) 芦吸散(咳嗽门)滚痰丸(痰饮门)

<<张氏医通>>•张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