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合病

遗尿。发汗。下之。则谵语。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辗侧。【纲】仲景曰。口不仁而面垢

手足冷。则额上出汗。若自汗出者

顺也。负者。失也。不可下。不下利。但呕者。若呕者。名为负。为顺也。三阳合病。但欲睡眠。合目则汗。必自下利。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必自下利。互相克贼。白虎汤主之。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主之。葛根汤主之。其脉不负者。脉浮大在关上。阳明少阳合病。少阳负趺阳者。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与少阳合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自利者。一阳随病。下利溏泄。三阳合病。【目】李曰。或一阳先病。或二阳同病。或三阳同病。气行下则利。气逆上则呕。太阳合阳明。不传者谓之合病。寒邪盛而里气不和也

热盛。恶热者。白虎汤。黄芩汤。因汗渗。自利恶寒。阳明少阳。自利最重。有宜下者。本太阳病。胃腑燥实。转属阳明。本少阳病。热入胃腑。大便燥者。传入胃腑。升麻葛根汤。脾约丸润之。本阳明经病。盖太阳少气。并加半夏生姜。谓之太阳阳明。大柴胡微下之。谓之正阳阳明。乃本经自病也。因汗下渗亡津液。太阳合少阳自利者。小柴胡合升麻葛根汤。宜调胃承气汤从中治之

麻黄汤。少阳少血。气血俱多。不可汗下。有宜汗者。尤宜发汗。亦从中治也。盖在经则汗。过经则下也。为太阳尚未过经。惟阳明居二阳之中。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表症头疼恶寒未除。又三阳合病面垢等一条。如太阳阳明喘而胸满者。太阳少阳麻黄合小柴胡汤。所以从中治阳明而不敢犯太阳少阳也。通用九味羌活汤加石膏、知母、枳壳

首条。柯琴曰。无表症。胃不实。则不宜汗。则不宜下。虽三阳合病。而阳明症居多。则当独取阳明矣。此阳明半表里症。本阳明病而略兼太少也

首条。论病状及治方

二条。详病脉。探病情。究病机。必两条合参。而合病之大要始得

三条。如呕多。呕属少阳。若喘属太阳。故胸满而喘者。尚未离乎太阳。而部位则属阳明。三阳俱受气于胸中。亦以未离乎少阳也。虽有阳明可下之症而不可下。虽有阳明可攻之症而不可攻

四条。但举下利而言。是病偏于阳明矣。不言两经相合何等症

五条。必自下利。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今不下利而呕。于葛根汤加半夏。兼解少阳半里之邪。便不得为三阳合病。又似乎与少阳合病矣。则下利似乎合病当然之症

六条。两阳合病。阳盛阴虚。故自下利。阳气下陷入阴中。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与少阳合病。是邪初入阳明之里。是邪初入少阳之里

七条。两阳合病。阳明脉大。少阳脉弦。此为顺脉。负在少阳。若大而不弦。必见两阳之脉

弦而不大。负在阳明。是互相克贼。皆不顺之候

鳌按。合病并病。从其先也。既列太阳。特志于此。本兼阳明少阳。今但列太阳经者。自不必复入阳明少阳款中矣

<<伤寒论纲目>>•沈金鳌